元宇宙这个概念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把它分解成三个子概念分别就是web3.0、区块链加AR、VR的一个结合体。
web3.0它相比于目前的互联网最大的特征就是去中心化,这些互联网大佬占据了整个网络的中心,普通大众更多只是一个网络的参与者,而非拥有者。到了web3.0时代普通大众既是参与者,又能是网络真正的拥有者,可能看起来还是有点抽象。
首先通过一个房地产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你可以把互联网想象成一块巨大的土地,然后,你在互联网上所有的创作,相当于在这个土地上面盖楼,这个土地在现实中都是各大互联网公司通过购买的方式所取得的。那就相当于你是在他们的土地上面去盖这个楼房,这个楼虽然是你盖的,但是楼下面的土地却归属于各大互联网公司,他如果觉得你这栋楼改的违规了,就直接有权利把你给拆掉。因此,我们说在互联网2.0时代,整个网络真正的拥有者是各大互联网公司。
到了web3.0时代,只要看到空的土地就可以直接盖楼。同时,楼下的土地也会自动归你所有,不再需要借助各大互联网平台去发布你的作品,各大互联网公司会转化为一个中介的角色,主要帮你的作品进行一个包装推广。我们可以说在互联网3.0时代,整个网络是真正的被大众所拥有,那么互联网3.0看似非常的美好,但会有一个产权问题,在互联网2.0时代,这些互联网大公司,他们在拥有的土地的同时,也充当了一个房管局的角色。每当有人在他的土地上盖楼的时候,他都会自动生成一个房产证号,并且会标记上他的产权人是谁。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房管局的存在,所以,在这块土地上,所有的房子他的产权都是非常清晰的。
web3.0时代,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转型做了中介,也就是不再有房管局的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得依靠区块链技术明确产权,假设在web3.0时代,A在这个土地上盖了一栋楼,就直接发布了一个他的作品,假设这个网络上有三个参与ABC,他们每个人手上都会有一个类似于电子账户的东西,当A的楼一盖完,首先,会通过区块链技术生成一个房产证号,然后,这个房产证号会同时的记录在ABC三个人的电子账户中,并且会标明这栋房子的产权人是A,以此类推B也盖了一栋楼,整个网络上所有人的电子账户上都会进行一个登记,地也一样。那这样子有什么好处?比如A,他想篡改自己的房产信息,原来是100平方,他自己偷偷改成200平方,但是不要忘了B跟C在你这个房子盖好的时候,那边登记的都是100平方,所以,你光自己改是没有用的。因为其它的地方写的都还是100平方,你真要改就得把整个网络上所有人的电子账户都得改掉,这个基本上是不可能,通过区块链技术产权证明这一块由原先的房管局这里变成了现在的普通大众共同这里。
关于AR、VR这一块,如果你纵观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你会发现最早基本上都是以文字的形式,然后到近几年开始信息又逐渐变成2D的,无论是你在抖音上刷的视频也好,或者图片也好,都是2D的形式,接下来很可能就会往3D发展,你通过现在的电脑屏幕也好,手机屏幕也好,都是无法体会的。必须要借助这些AR或者VR可穿戴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个更好的交互体验,再通过一个元宇宙可能的应用场景,来方便大家理解这个概念。假定有个设计师A,通过他自己的一个设计能力建造一座3D的虚拟的会议室,首先,他把这个虚拟的会议室上传到网络是不需要经过任何的互联网平台的就直接上传,然后通过区块链技术会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编码,并且在网络上每一位参与者的电子账户上都会登记好该电子账号,并且,标注该账号归设计师所有。这样最终设计师A就在网络上拥有了一个真正属于他的资产,一间3D的会议室。有了这么一个虚拟的资产设计师A可以找到互联网中介,让他们去帮忙做宣传推广,如果你的会议室布局设计的特别的好,那么就会有消费者愿意买单,他们就可以通过AR、VR的可穿戴设备进入到你这个虚拟会议室当中,实现一个远程会议。同时,因为使用了你的这个虚拟资产,所以,他们需要和中介都要支付一笔费用。
元宇宙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里面的应用场景千千万万。这边只是讲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假设,那么作为普通大众,在元宇宙浪潮来袭之时,我们应该如何布局?首先是3D建模、仿真、渲染等相关的赛道,伴随着元宇宙的一定会是大量的3D的相关需求。第二点就是区块链赛道,只有借助该赛道才能实现元宇宙中虚拟资产的产权明确,同时只有基于该赛道才可能实现数字货币在元宇宙中的流通。第三AR、VR等可穿戴设备。随着互联网上的信息流由2D向3D的转变,我们需要借助这种可穿戴设备来获得更好的一层。
本文章来源“元宇宙商业资讯”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严禁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