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将打造“高质量节水型社会”

2022-01-05 09:24:10    来源 : 义务商报

12月29日,卿悦府东区启动交付、签订交付协议书,该楼盘内中水管道及中水水表已完成安装,具备供水条件。630户回迁居民用户将成为义乌市首批分质供水政策的享受者。

分质供水,简单来说就是优水优用,低水低用。优质水主要保障居民生活饮用水,低质水主要供应工业生产用水、园林绿化市政用水、环境用水和居民冲厕用水。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中心主任朱红斌告诉记者,分质供水是推进水资源革命、转变义乌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载体,更是支撑义乌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

省内率先全域推进分质供水

我市年均降水量达1400多毫米,但仍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域内可利用的水资源十分有限。我市人均水资源为433吨,不足全省均水的四分之一。目前,全市优质水资源可供水量为2.2亿吨(含东阳、浦江引水)。经测算,现有水资源只能基本支撑230万人口的城市发展规模,水资源保障能力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

随着义乌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张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对于义乌来说,节水刻不容缓,而分质供水是必由之路。

2014年,我市启动分质供水工程建设;2017年,我市建成省内第一座高品质工业水厂———稠江工业水厂,供给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生产用水;2018年,我市进一步推进主城区有机更新区块、稠江-义亭区块、高新区苏溪区块三大区域分质供水;今年,义乌全面谋划实施全域分质供水,成为省内率先全域推进分质供水的县市。

“目前,义乌全市域、大规模、高品质的分质供水规划做到了2035年。2022年底前,还将新建生产中水的苏福工业水厂、双江湖工业水厂。”朱红斌介绍,除了将中水使用推进各大工业区企业和新建住宅区块,未来还要积极引导学校、市场、集聚区等推行中水回用、雨水利用,最大限度节约优质水资源。

中水回用年节水量达300万方

分质供水是根据各类使用场合对水质的不同要求,使用不同管道分别供水、分别计量、分别计价的供水模式。饮用、洗浴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使用自来水,冲厕、浇洒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使用中水。目前,义乌有两个中水生产点:义驾山生态水厂和稠江工业水厂。

市水务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义驾山生态水厂从义乌江取水,经过深度处理加工后输出中水。经过水厂实测,义驾山生态水厂输出的中水和自来水相比,PH值、溶解固体、铁、锰、总大肠杆菌群等指标仅在嗅和味、浑浊度等方面略有差异。而坐落于中心污水厂隔壁的稠江工业水厂,其水源就来自于中心污水厂深度处理后的达标尾水,尾水处理后成为中水。这些中水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能源”。

“最开始,中水主要用于激活城市内河水系,改善水环境。现在,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生产用水以及主城区园林绿化等市政用水基本上都使用中水,年节水量达到300万方。”朱红斌介绍。

作为全国最大的袜业生产商义乌浪莎集团,是稠江工业水厂的最大用户,日均用水量约1500吨。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价相较自来水每吨便宜1.5元,每年可减少水费约82万元。在2018年义乌遭遇较大供水危机,优质水资源短缺,全市采取限水措施的情况下,因企业生产用水使用中水,自来水限水不仅未对企业生产造成任何影响,反而帮助企业占得了市场先机,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双丰收。

分质供水进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年底,中水又多了一项重要的用途,成了居民冲厕用水,这也意味着义乌全域分质供水由此正式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卿悦府小区里,居民家中预先埋设了双管双水表。一根是灰色自来水管,还有一根则是绿色中水管。特制的绿色水表上,还标有“中水禁止饮用”字样,绿色管网中的中水专供冲洗马桶。根据义乌市中水规划,通惠社区、向阳社区、绣湖社区、下车门社区等有机更新回迁项目都将实施分质供水。水务集团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一户人家冲厕能节约的水并不多,但整个城市有机更新区大概有11000多户居民,这些市民如果全部用中水冲厕所,每天预计能置换出优质水1200多吨。”

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接下去,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分质供水工作,希望通过3年努力,到2022年,将义乌打造成节水优先的实验区和示范区;通过5至10年努力,年置换优质水资源1亿吨以上,为义乌城市发展至300万甚至更大人口规模,以及工业招大引强、转型升级提供保障,将义乌打造成真正的‘高质量节水型社会’。”

相关推荐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红商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