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城关镇改造老旧小区 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2-01-05 11:48:11    来源 : 东方今报

作为栾川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栾川县城关镇辖区面积8.5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45个网格,服务群众10.8万人。

年来,栾川县城关镇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在栾川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寻求变革,切实改善居民人居环境,细化社会治理体系,助力打造栾川旅游新名片,探索社会治理新体系,向着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首善城关”的目标踏实迈进。

持续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在上级政策的支持下,城关镇坚持改造辖区的老旧小区,从基础上提升居民人居环境。城关镇始终秉持小区改造方案“一院一策”,考虑小区实际情况,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力求设计精细化、改造品质化。2021年又投资资金2607万元,完成改造小区31个,涉及居民842户、44栋住宅楼、9.64万方米家住面积。2019年以来已改造小区82个,惠及群众8517户4万余人。

“小区改得好啊,改到了大伙儿的心坎上。”在有色公司家属院,刚建成的小区党群服务驿站,正在围着石桌娱乐、晒太阳的赵大妈乐呵呵地说,“你看政府想得多周到,咱这要啥有啥,家离这几步路,伸伸腿就到,多好。”

顺着赵大妈所指是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的一楼,这里建设有社区活动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养乐居等,这些配套齐全的服务设施,像磁石一样,吸引了赵大妈等小区的居民。大伙儿边体验边谈论着今非昔比的变化。

据了解,有色公司家属院始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约1.8万方米,5栋家属楼,居住着203户居民。历经40多年的风雨,小区已变得“老态龙钟”:安防设备缺失、公共空间不足,管线普遍老化、下水道堵塞,绿地变身为菜地、道路被侵占……

在改造过程中,小区拆除了不合时宜的老旧煤棚,换取公共空间,家属院座座楼宇装扮一新,线路穿管规整;地下管道统一更新、雨污分流通畅;地面青砖铺地,车位规范齐整;门类齐全、配套的服务设施,或分散或集约为居民提供着生活的便利;小区门口智慧安防和车辆行人识别系统,昼夜守护着小区的安;小区巷道、楼院墙、楼梯口等显眼处均设有争创星级文明户、文明社区等内容的版面,到处洋溢着浓郁的社区文化气息,居民出入楼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渐渐变为一种规范言行文明的自觉。

俯瞰整个小区,宽敞、明亮、整洁、文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对这一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网格化管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

年来,栾川县城关镇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业主委员会成立和居民理事会为抓手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

围绕居民理事会“四个一”建设,建好一支队伍、打造一个阵地、形成一批机制、给予一份保障,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小组理事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自治作用,高质高效解决居民组内诸如宅基地和出路纠纷等久拖不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在2021年9月份,栾川县城关镇兴华路北社区五组居民理事会,就通过“一批三会一执行”议事制度,把居民组长在居民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13年3月签订的一份不公的土地租赁合同废除。该合同以一万元永久租用组下一块集体土地,且没有约定四至边界。通过本次民主表决,既回收了组下土地,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又化解了因为该租赁合同引起的一系列土地使用纠纷。

依靠群众组织化解基层群众矛盾纠纷,是城关镇实施居民自治的创新做法,它不仅填补了居民小组没有理事组织的空白,还激活了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解决了一些社区不易解决的矛盾纠纷。

千名党员干部进万家访万人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为了践行党史学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学要求,为了管理和服务好辖区群众,城关镇开展“千名党员干部进万家访万人”工作,落实宗旨意识,树立党员形象。动员全镇1230名党员干部,深入8个社区3.4万余户居民访民情、解民忧,做到“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让群众的意见有人听,群众的困难有人办。截至目前,已把所有群众走访到位。在走访过程中,把防电诈宣传、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消防安全、防汛救灾等工作融合推进,及时化解群众身边的各种风险隐患,筑牢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防护火墙。

通过开展“千名党员干部进万家访万人”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用心用情用功做好群众工作,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中促进党心民心交融,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当前正是“十四五”规划开端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崭新一年。面对历史的使命、发展的重任和人民的期待,城关镇将紧紧围绕栾川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大的政治担当,更强的工作本领,更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推动城关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首善城关”的进程中,展现更多担当、实现更大作为。

相关推荐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红商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