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12月28日,云南跨入高铁时代。今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赋予云南铁路从边陲末梢走向开放前沿的时代使命。
5年来,云南高铁从无到有,运营里程超1000公里,高铁动车累计发送旅客1.5亿人次。目前,从昆明乘动车可直达20个省区市中心城市,2小时通达大理、普洱、建水,3小时到达丽江、西双版纳、临沧……以高铁为代表的云南铁路,正改变着云南,影响着世界。
“双城生活”成为现实
人们印象中的云南是风花雪月、四季如春、彩云之南,但俯瞰这片39.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形如褶皱,94%为山地。在云南,修路难,修铁路更难,高铁曾一度是云南人的梦想。
2016年12月28日,云南铁路迎来历史性时刻,沪昆高铁、南昆客专开通运营,接入全国高铁网,云南“飞”入高速铁路时代,“天涯”化“咫尺”的万众高铁梦想变成现实。在云雾缭绕的群山和幽深暗淡的隧道里,高速铁路钻天入地,越山岭、跨河流,天堑变通途。
如今,昆明、曲靖、红河、玉溪、文山、楚雄、大理、丽江、昭通、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12个州市已先后迈入高铁(动车)时代。
“我每天早上乘动车从大理至祥云,在8点前赶到单位上班,下班后再乘动车返回,6点多就能到家,比在大理古城工作的妻子还早到家。”大理市祥云县的王云飞表示,工作日“双城生活”成为现实。
经常往返昆明与北京的王大同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坐火车3天才到北京,现在高铁一天到达。
朝辞彩云南,夕至大上海,高铁千里一线牵,昆明至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实现当日到达,从昆明乘动车可直达20个省区市中心城市。
蟹黄包与过桥米线“牵上了手”,银行职员张丽周六上午在上海吃蟹黄包,晚上与居住在昆明的父母吃过桥米线。
从苦于出行到乐享其中
高铁入滇5年,云南高铁从无到有,运营里程达到1000多公里。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运维里程由3000公里增长至5000多公里。
铁路密布,高铁飞驰,高铁打开了重重“山门”,人们从“走得了”向“走得好”悄然转变,高铁成为云南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20岁那一年,天不亮从家里打着火把步行3小时到乡镇,再坐大货车颠簸7小时后第一次进县城。”大理州南涧县的查文才兴奋地说,现在动车通到了家门口,从洱海到滇池几小时就能到,方便极了。“以后,我想带着家人到北京看一看。”
电子客票、刷脸验证、一证通行,检票速度由3.8秒缩短至1.3秒,每分钟有250多人选择高铁动车出行。
一卡通、计次票、互联网订餐,旅客在车上可以吃到焖肉米线、炸牛奶等云南特色小吃,在覆盖云南全省16个州市125个区县的客票代售点、高铁无轨站可以就近购票、乘车。
从苦于出行到乐享其中,高铁织密了人们的幸福生活。善于用歌舞表达情感的云南各族群众,身着盛装,在飞驰的动车上、富有地域特色的车站里,亮开嗓子,载歌载舞。
“朋友圈”变大“世界”变小
在高铁带动下,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 1小时覆盖滇中城市群,2至3小时覆盖滇西、滇南、滇东南地区,2至5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6至11小时辐射华南珠三角、华中湘粤豫、华北京津冀、华东江浙沪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高铁交通圈。
铁路一通,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中老铁路的开通,更是将琅勃拉邦、万象等国外城市连在一起。
“我已经快两年没有回老挝了,希望未来全球疫情有所缓解,我可以坐上中老铁路的列车回家。”在中国生活了7年的老挝姑娘杨玛尼讲述了自己对乘坐中老铁路列车回家的期待。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国内段共开行动车组1200多列,安全发送旅客50多万人次。国外段深受老挝和东南亚国家民众青睐,大家纷至沓来,购票乘车,打卡“澜沧号”。
5年,云南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6亿人次,其中高铁动车1.5亿人次。
不经意间,人们发现,云南的“朋友圈”逐渐变大,飞奔的高铁让“世界”变小。
客流物流信息流流动速度加快
方便的不仅是出行,更重要的是农产品也搭乘高铁远销外地,把农产品变成商品。查文才在村里的合作社上班,家里还种植了核桃、石榴等水果,他盘算着今后通过水果外销,把家里的钱袋子鼓起来。
今年“5·20网络情人节”前夕,鲜花经销商刘珊珊在昆明斗南拍到的15吨鲜花,从鲜花基地采摘,再到被高铁货运员搬到昆明至广州的D3860次动车组列车上,最后到达客户手里,全程不到14小时。
节假日,云南鲜花都十分畅销,铁路部门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主动联合电商、快递企业,通过整合高铁运力资源,充分发挥高铁快捷、准时、高效的运输优势,实现云南鲜花快速出滇,畅销全国。
不仅如此,随着高铁交通圈的形成,全省铁路客运运力得到大幅释放,有效缓解既有普速铁路运力紧张局面,加快云南与内陆各省市之间的三流(客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速度,促进东西部产业转移、产业对接、经济互补、融合发展,社会物流成本得以降低。5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货物运量呈几何级增长,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预计达到6400万吨。
今年12月3日,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云南凭借区域优势从内陆省份变成“通江达海”的无水内陆港,由全国铁路运输的末端逐渐变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枢纽。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广州、上海、济南等地均开行了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武汉、南昌、北京等地正在积极筹备开行。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至今,累计运输货物15万吨以上,其中进出口货物达4万吨以上,货值上亿元。这得益于云南高铁开通运营5年来,云南已拉近与全国各地的距离,更多的人发现了云南商机,为承接东部产业提供了条件。
在快旅漫游中感受彩云之南
道路通,百业兴。一组组数据展现了云南铁路发展历史性的跨越、决定性的成就。2016年,昆明市人口672.8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达到846万人,增加170多万人;2016年,昆明市GDP4.34千亿元,2020年GDP增至6.73千亿元,增加2.4千亿元,铁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功在其中。云南省GDP从2015年的全国排名23,跃升至2020年排名18。2021年上半年云南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740.68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在高铁助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迎来了漫时光。
今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中外宾客乘坐动车观云南的生物多样性、赏大理的风花雪月、感受丽江古城的浪漫诗意……
2018年,昆(明)楚(雄)大(理)铁路开通运营;2019年,昆明至蒙自、昆明至丽江开行动车;2020年大临铁路通车,阿佤人民的新歌传遍神州大地。坐高铁游云南,游客花费在旅途中的时间越来越短,留在景区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快旅漫游中惬意感受彩云之南。以前热衷于国外旅游的蒋本良感叹:“身边有诗,何必远方,美景就在身旁!”
从沿海到沿边、边疆到内陆、国内到国外,从量变到质变,从内陆省份变成“通江达海”的无水内陆港,从全国铁路运输的末端逐渐变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运输枢纽中心,云南铁路正加速奔跑,向着新征程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