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物能提供人体生存所必须的物质,保持机体正常运转,但还要记住一警语“病从口入”。如果不注意饮食,容易引患疾病。老中医林禾禧说,适当节食,有益健康。
根据医务人员长期观察和研究,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病、糖尿病均与长期饱食、多食密切相关。在急诊科工作的医务人员,经常会遇到进食过多使肠胃扩张,胃壁拉伸变薄而损伤的急性疾病。因饮食使肠道消化残渣和代谢毒素增加而负担加重,使许多慢性疾病加重成急性发作。人们熟知的急性胰腺炎是暴饮暴食的直接后果,抢救不及时足以致命。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知道经常吃太饱,营养过剩不好。但经不起美食的诱惑,认为不吃白不吃,一醉方休。日本九洲大学大村教授研究发现,饱食后大脑中产生一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比饭前增加数万倍,这是一种能促进脑动脉硬化和大脑早衰的物质。过食油腻脂肪,淤积血管壁而引起心脑血管病、肥胖病,长期饱食,胰腺不堪重负,过量分泌导致胰岛素枯竭引起糖尿病。所以,应提倡适当节食。
老年朋友们年纪大了,新陈代谢降低,所需的营养消耗也相对减少,如果不适当节食,疾病就会缠上身。适当节食能延长寿命,古今中外的记载太多了。基本达成共识的养生经验都是不吃过量食物,提倡七八分饱,提倡一日多餐,每餐适量,定时餐食,以富含纤维食物为主,如玉米、大米、豆类,以新鲜瓜菜,木耳、竹笋等为副食,清淡为佳,特别是要限制热量,少吃糖类食物,不食过量盐,可使寿命延长,少发生疾病。
不过,健康饮食还是需要保持“适度”原则,不暴饮暴食、不过度节食,只有合理饮食、科学饮食,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