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的骑手、接送孩子的家长、风风火火的上班族……如今的街头巷尾,可以看到许多人骑电动自行车出行,而骑乘者是否戴头盔,成为关乎出行安全的头等大事。
“你骑电动自行车戴头盔吗?”“戴那玩意儿碍事,不戴!”……虽然头盔关乎自身安全,但对于不少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的人来说,不戴头盔已习以为常。不少人骑电动自行车出行为什么不愿戴头盔?头盔在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骑电动自行车为何不愿戴头盔
很多市民都知道,速度过快、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导致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的原因,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不戴头盔也会带来安全风险。
在开封,电动自行车是很多市民出行首选。可在现实生活中,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有市民骑摩托车时也不戴头盔。12月20日早晨,记者先后来到黄河大街、东京大道、西关北街等市区道路探访,发现绝大多数市民骑电动自行车时不戴头盔;电动自行车载人行驶的时候,骑乘者都不戴头盔。
12月21日8时左右,正值车流高峰期。记者在中山路与省府西街交叉口看到,电动自行车川流不息,车速过快、与机动车争抢车道等危险镜头不时出现。据记者观察,无论是骑车人还是乘车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几乎无人戴头盔。
“我没有买头盔,因为我上班仅3公里的路程,骑行速度也不快,没事的。”在五一路第二小学门口,当记者询问一位女士为什么不戴头盔时,她表示自己从来没有买过头盔,骑了几年电动自行车,一直没戴头盔。提到戴头盔,在黄河大街北段一家房屋中介公司工作的彭亚凡说:“我平时骑电动自行车带领客户看房,要是手里拎着头盔,很不方便。”
家住萨拉曼卡小区的张莎莎有一辆踏板式电动自行车,主要是接送孩子上下学用。“考虑到骑行距离不远,所以没买头盔。戴头盔冬天冷夏天热,压根不想戴。”张莎莎告诉记者,冬天戴头盔太冷,夏天戴头盔太闷,既不舒服又影响形象,还会把发型弄乱。
12月21日上午,记者在黄河大街与东京大道交叉口看到,骑电动自行车戴头盔的人寥寥无几。一位骑电动自行车的年轻女士戴着帽子、耳暖、口罩,可谓是全副武装。当记者问她为什么不戴头盔时,她告诉记者:“戴头盔太难看,也不暖和。到了单位,拿个头盔下车显得很奇怪,也没有地方放。”
“骑电动自行车为什么要戴头盔,骑摩托车才应该戴头盔,我骑行的距离没那么远,速度也不算太快,用不上头盔。”在市民张佳看来,对于骑电动自行车的人来说,戴不戴头盔无所谓。
记者调查发现,夏季炎热、冬天太冷或挤压头发影响形象等是市民骑电动自行车出行不愿戴头盔的原因。
不戴头盔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记者观察发现,骑电动自行车出行戴头盔者均为外卖骑手。
刘建辉成为外卖骑手前,骑电动自行车出行也不戴头盔。2020年,他开始送外卖后,还是选择戴上了头盔。“像我们外卖小哥,骑电动自行车都会戴头盔,公司也要求我们戴。平时上路,交警看到我们不戴头盔,也会提醒我们。”刘建辉告诉记者,如今,不戴头盔骑行的外卖骑手已经很少见了。
据了解,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车主头部受伤情景大致分三种:跌落擦伤、撞击伤、碾轧伤,而头盔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首先,头盔可防止尖锐物体划破、剐蹭皮肤,避免造成皮肤撕裂伤。同时,在意外撞击发生过程中,头部会因惯性撞到车把手、地面或对方车体上,头盔外硬内软,降低了颅骨骨折的概率。由于头盔具备一定硬度,能承受一定的碾轧伤害,增加佩戴者生还的概率。
不戴头盔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公报,骑乘摩托车等两轮交通工具时戴头盔,可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据统计,在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中,因未佩戴头盔导致的人员伤亡占相当比例,而如果正确佩戴头盔,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伤害。
在我市一家医院从事救护工作的王女士说,多数情况下,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时,骑车人的头部受伤程度要远远高于身体其他部位,严重时可导致伤者当场毙命。如果有一顶头盔,伤情可能相对较轻。
让头盔守护骑乘人员安全
为有效保护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生命安全,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戴头盔成为热门话题。从去年6月1日起,执法处罚的范围限定为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的行为,继续开展宣传引导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骑乘电动自行车的人没有戴头盔的意识。虽然交警在执法中劝导大家要戴头盔,但效果并不明显。
“交警执法虽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问题的关键还是大家安全意识淡薄。”采访中,市民高慧莹认为,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让案例说话,使电动自行车骑乘人真正认识到戴头盔的必要性。例如,社区、学校邀请志愿者普及头盔的佩戴常识,让孩子从小养成乘坐电动自行车戴头盔的习惯。
电动自行车头盔该如何选择?如今,头盔种类较多,有全盔、四分之三盔、揭面盔、半盔等,驾乘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先试戴,选择大小适合的产品,不要过紧或过松。同时,购买前请认准具有3C认证的头盔,使用具有3C认证的头盔安全性强,能在危险状况下减小伤亡的概率。此外,由于头盔销售渠道五花八门,市民在挑选头盔及使用时,尤其要注意使用期限,当头盔超过使用期限时,防护能力就会下降。一般来说,制造4年~6年后的头盔不要选。为此,一定要确认制造日期,避免买到已超过保存期限的头盔。此外,使用头盔2年~3年后要更换,重摔过的头盔不要使用。
市民如何正确佩戴头盔呢?首先量好头围或试戴头盔后确定头盔尺码,佩戴时需将后部调解器开至最大。水平佩戴头盔,不可前仰或者后翘。头盔后翘会遮挡视线,无法保护头的后部位置,头盔前仰会导致头盔无法保护前额位置。将调节器旋紧,直到头盔不晃动并感觉舒适。调整头盔两侧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的位置正好位于前后两个织带中间。调整好下巴插口位置的长度并扣紧,在下颚处留有一指空隙为安全又舒适的佩戴方法。平时头盔使用完毕,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高温或阳光长时间照射。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生过碰撞或出现细微裂纹,应及时更换,不要继续使用。
记者提醒广大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要主动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保护意识,避免因交通事故引发人身伤害。出行时,一定要戴好头盔,在发生意外时,小小头盔确实能成为“护头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