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有戏”特色表演喜迎元旦

2021-12-30 11:22:11    来源 : 新东城报

在2022年元旦即将到来之际,超过400年历史的临汾会馆上演首场“会馆有戏”特色表演,与今年10月开放的颜料会馆联动,为观众带来一场迎新专场演出。位于前门地区的台湾会馆等也将陆续上演“会馆有戏”活动,助力前门地区打造会馆演艺新生态。人们不仅能在前门地区逛胡同、赏三里河美景,还能时常走进几百年历史的会馆旧址听戏观演。

亮点1

多点联动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

“会馆有戏”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东城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北京演艺集团承办,区文化和旅游局、前门街道、天街集团协办。当天,在颜料会馆,器乐演奏、女声独唱、男声独唱等多个节目,演绎唱响新时代新征程的动人旋律;在临汾会馆,表演不设舞台,演员与观众相对而立、不时互动,魔术、滑稽表演、双人变脸、三人猴戏等清新质朴的民间艺术,通过沉浸式表演、创新表达,让现作为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灵动鲜活的色彩。

颜料会馆、临汾会馆距今皆超过400年历史,曾是山西“链接”北京的重要场所,集萃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商贾文化、梨园文化等。台湾会馆是情牵两岸的“台胞之家”,见证了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历史。在元旦前夕,颜料会馆和临汾会馆联动推出专题文艺演出,通过声乐表演、器乐演奏、魔术杂耍、相声曲艺等多种“小而精”“小而美”“小而雅”的演出节目和表演形式,让会馆旧址褪去历史尘埃,展现出鲜活生动的文化新貌。台湾会馆也将于12月29日推出以“元旦迎新、喜迎冬奥”为主题的首场演出,邀请知名演员等登台献艺,为大家送上新年问候。

东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会馆有戏”不仅打通了会馆活化利用“最后一公里”链条,彰显会馆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也是乘势而上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一批批“接地气”“带露珠”“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为东城“戏剧之城”建设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大戏看北京”的最新表达。同时,对演出为载体的会馆文化深入挖掘与创新转化,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支撑。“会馆有戏”进一步推动前门文化演艺新业态发展,通过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艺术产品与服务,形成吸引市民打卡的文化新消费,带动街区业态转型升级。

亮点2

创新实践打造文化聚合新典范

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也是推动文艺创造转换、创新发展,挖掘诠释文物历史文化内涵,全面加速“崇文争先”,做实文化文明“敬”字文章的东城实践。东城区整合前门片区会馆文化资源,通过台化运作引入更多团队、导入更多资源,不断赋予会馆旧址新的文化内涵。通过积极推动“会馆有戏”品牌建设,在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先行先试、先作先成,努力探索会馆旧址文物创新利用新模式。

颜料会馆将在引入京演集团等国有院团优质演出内容开展常态化演出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传统文化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联动周边街区打造驻场演出与多元文化IP。临汾会馆承载着山西地域文化,展现着民族文化多元融合图景,探索联动式小型特色演出,将不断丰富提升“会馆有戏”品牌内容。通过持续打造“会馆有戏”,让各类文化要素“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努力打通文化链与价值链。

据悉,东城区将联动更多会馆旧址、特色街巷,致力于打造会馆演艺生态圈。下一步,将有更多会馆空间,通过“一馆一策”做好统筹策划,分步实现演出等活化利用常态化。同时,将不断为会馆进行定向创作,注入形式更多元、制作更精良、互动体验更丰富、审美品位更高雅、文化意蕴更丰富的优质文化活动,让以会馆为代表的历史建筑重新焕发光彩,形成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文化繁荣新气象。

相关推荐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红商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