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县域医共体建设对统筹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作为河南省第一批国家医共体改革试点县,鹿邑县按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快进键”,加速“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鹿邑县真抓实做效果突出,老百姓的实际获得感得到明显提高。
作为123.83万人口大县,为积极响应中央、省、市等多部门医改部署,鹿邑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委等多部门统一思想、明确重点、加压奋进,坚持全县“一盘棋”的整体方针,紧密结合基层群众需求,按照“市强、县优、乡活、村稳”的改革要求,紧紧围绕着“53211”工作模式,对医共体建设举措更细化更深入。为了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真正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根本转变,鹿邑县从自身县情实际情况出发,完善了适合本县改革的诸多系列举措,加压破除了基层医疗“最后一公里”诸多难题,大大提升最基层老百姓“满满的幸福感”。其中,基层医防融合、医保管理改革、县域疫情防控、乡镇中医馆建设以及乡镇卫生院硬核高配等五大方面,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连续升级。
升级改造更规范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分院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持续落实优质资源下沉政策。鹿邑县大力推动专家、学科、管理“三下沉”,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等五个方面执行统一标准,实现了集团资源效益最大化和一体化发展。并搭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合理就医秩序,实现“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使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基层就诊率65%以上、县外转诊率低于全省水平1.15%,位于全市先进行列。
鹿邑县卫健委主任魏军说,鹿邑县紧密型医共体成立后,实行“七个统一”(统一行政管理、统一绩效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信息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药械管理),做到一法人、一家人、一本账、一体化管理,打造了以两大医健集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核心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健康服务网络。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在诊疗服务上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支柱作用。目前邱集、辛集、贾滩、杨湖口、穆店、玄武、城郊等乡镇卫生院平均年门诊量近8万人次,打破了基层患者流失、卫生院资金缺乏、学科水平难以提升的恶性循环。
2019年鹿邑县启动医共体建设以来,全县投入约10亿元建设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县中医院综合病房楼、县疾控中心办公楼、120急救指挥中心等,对8个乡镇卫生院的病房楼、门诊楼,554个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并购置远程诊疗系统以及核磁、CT等大型医疗设备。同时,两大医健集团还择优选派临床专家和护理骨干担任分院业务副院长和总护士长开展驻扎式帮扶,各乡镇分院在诊疗规范、护理质量、感控管理、学科建设和院容院貌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以城郊乡卫生院为例,2020年与上年度比,门诊量由原来的每日不足10人次上涨到每日最高达到200人次以上,住院人次增长率达46%以上、手术量激增16倍。城郊、试量和张店分院相继建设了3个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把乡镇医院纳入教学医院,为全县培养合格基层医生。玄武镇、试量镇、辛集镇、生铁冢镇等分院旧貌换新颜,大大提升了基层群众就医体验。
医防融合更深入
为推动医防融合深入基层,让群众少发病、不发病、延缓发病,鹿邑县医共体因地制宜,以老子养生文化为特色,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以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等慢性病及传染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为突破口,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融合发展,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改变基层群众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
通过医防融合新模式、新机制,鹿邑县两大健康服务集团牵头,由疾控、妇幼保健、公共卫生、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1470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组建558个签约团队,定期进村入户,走进群众身边开展巡诊义诊、老子养生文化宣教、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和政策宣传等优质医疗资源延伸服务。同时,针对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由医生上门入户提供体检服务,让每一位辖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疗改革红利。
为群众做好健康的“守门人”,鹿邑县两大健康服务集团按系统、按病种选拔94名医疗专家组成15个学科专家组,利用远程会诊平台让患者不出乡镇就能得到专家诊疗服务。专家组每月一次入村巡诊,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每人一套健康计划、每人一本健康手册、每月一次健康提醒,让更多居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不得病、少得病,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全民共识,真正达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不出县”。试量镇卫生院院长代森说,2019年以来,乡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意识明显提升,有效降低了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群众罹患重特大疾病住院治疗人数明显下降。
医保管理更精细
织密基金安全网,严守百姓救命钱。在2021年周口市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工作的基础上,鹿邑县进一步强化总额预算管理,建立“节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医保基金在医共体建设中的杠杆作用,加强医共体内部各医疗机构的利益联结,使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由原来的无序竞争关系变为密切协作关系。
集团医保管理部通过现场检查、病历审核,以及不定期到村入户回访患者等方式,监控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打包支付,县医保局预留5%的风险调剂金和5%的质保金,剩余90%资金打包支付给医疗集团,超支部分合理分摊,结余留用,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有效引导患者和医保资金向县域及村镇回流。
近三年,在市委、市政府高质量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发展中,鹿邑县医保参保人数基本不变,医保基金支出逐年上升:2018年医保基金赤字7006.8万元;2019年实行医保基金总额打包支付后,当年实现医保基金结余5537.76万元;2020年医保基金结余9306.00万元;2021年医保基金结余1亿元。结余基金全部用于县域内“五医联动”建设并反哺支持医共体发展。
鹿邑县在市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提高了医保标准,特别划分出5%质量保证金用于奖励成绩突出的成员单位,这大大激发了医共体成员单位内生动力,能够促使各乡镇卫生院主动控费,最终实现医、保、患利益相容,多方共赢。
乡村中医全覆盖
在医共体建设中,鹿邑县坚持西医、中医、预防相结合,特别注意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地位、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以及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随着医共体建设增质提速,县财政投入约5000万元支持乡镇中医馆的建设,鹿邑全县22家乡镇卫生院均设立有中医科,其中4家乡镇中医馆的建设达省级示范标准,18家乡镇按国家示范标准高质量建成一千多平方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化中医馆。并有续开展了针刺类、灸类、推拿类、骨伤类和中医微创类等二十余项中医适宜技术,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周口市卫健委副主任付登霄在实地调研时,对于鹿邑县域内以初步实现了“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室”的局面,特别是多家乡镇中医馆硬核高配达国家基层中医馆示范硬件标准方面给与充分肯定。
同时,两大医健集团大力发掘中医药资源,召开中医药名医、名药评选大会,收集古方、验方、单方,发掘秘方,总结中医药在治疗、养生、保健与抗击疫情等方面的经验,推介、宣传中医药文化和老子养生文化,并与河南省中医药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在鹿邑县职业技术学校设立“河南中医药大学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基地”,加大中医药诊疗领域人才梯队的传承与发展,大大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使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为中医药走向基层,服务基层群众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如今,在鹿邑县各个村卫生室内,“吊瓶”大幅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针灸、拔罐、塌渍等一系列中医健康理疗,折射出基层医疗观念的改变。
医共体发力显成效
鹿邑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抗疫中成效显著,实现零输入、零反弹的双零目标。面对2021年两轮疫情鹿邑县两大医健集团反应迅速、有效应对,按照每4000-5000名居民配备4-5名采样人员,确保出现大规模采样任务时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响应、迅速启动、高效处置。并购买负压救护车20辆,移动疫苗接种车3辆,移动CT车1辆,呼吸机46台;建设高标准负压病房26间;县级集中隔离点2个,房间300间;根据实地情况在12家乡镇卫生院建设发热门诊,并于10家乡镇卫生院建设发热哨点诊室。全县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织密县域疫情防控网,筑牢群防群控机制的同时,鹿邑积极响应上级指令,紧急驰援商丘、扶沟、沈丘抗疫:前往商丘进行核酸采集10万人次;调派7辆负压救护车支援扶沟,核酸采集22万人次;调派11辆负压救护车援助沈丘,转运密接42人,医共体改革建设效果在战疫中得到有效检验和彰显。
鹿邑县委书记李刚表示,基层百姓迫切的就医需求是县委、县政府推动医共体改革建设的内驱动力,下一步将聚焦留得住人、看得好病、拉得上去,构建健康保障体系,筑牢健康保障网络,提升健康保障能力。全力压实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紧紧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好病、看起病、少生病、有尊严,保障“群众得实惠、医保能承受、医改可持续、医院得发展、医生受鼓舞、党委政府得民心”总体目标。未来,鹿邑将加压破除基层医疗“最后一公里”难题,把医共体建设全力打造成全省样板,为助力健康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保障。